迫于价钱战压力,汽车制造商向供应商的付款周期正变得越来越长。据彭博社报说念,2023年底小鹏汽车需要用221天向供应商付款,高于此前的179天。
针对上述情况,《逐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小鹏汽车方面求证,对方示意:“信息并不属实,数据与骨子情况不符,是未经小鹏汽车阐发过的主不雅预计数据。咱们坚执按左券章程实时结算供应商款项,付款条件剖释。企业罗致的承兑汇票(notes payable)结算样式正当合规,期限一般为30至180天,且兑付取决于兑付方,与小鹏无关。”
对此,有不雅点以为,行业价钱战导致车企亏本,是形成车企向供应商蔓延付款的主要原因。而记者从小鹏汽车线下销售店了解到,近期不年少鹏店面有鼎力度优惠和补贴行为。举例,率领价为20.39万~28.99万元的小鹏P7,北京地区现在有4万多元优惠。
价钱战致供应商躺枪?
事实上,自本年以来,车市价钱战已有愈演愈烈之势,包括燃油车品牌在内,已有40多家车企接踵推出补贴或降价优惠。插足4月之后,新能源车企间的价钱战更是插足尖锐化景况。
比如,比亚迪推出相较老款车型降价幅度高达5万元的汉EV荣耀版车型,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钱下调了超过3.6万元,问界新M7 Plus后驱版起售价调至22.98万元(直降2万元)。五菱汽车、长安汽车、蔚来汽车和理思汽车等也分辨告示了不同过程的降价行径。上汽世界和东风日产也在5月初告示了官降和金融补贴策略。
以价换量是价钱战的基础逻辑,但此举也令车企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低。加之行业竞争加重,新能源车智能化过程越来越高,开导周期和开导用度日益加多,这些齐在不断挑战车企的生计与盈利才调。公开数据夸耀,本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海马汽车等多家上市车企的利润率均出现不同过程下滑。
“行动领有说话权的甲方(车企),为了保证现款流,当然会把成见投向供应商。”有业内东说念主士如是示意。
一位博世中国的职责主说念主员也向记者示意:“笔据汽车行业经济环境,供应链付款周期会进行得当退换,但其他具体细节未便透露。”
有供应商应收款达百亿
记者访问发现,行动能源电板供应商的中翻新航,其2023年财报夸耀该公司应收款项出现大幅增长,全体由53.3亿元增长至68.2亿元,其中的呆账拨备也由0.27亿元增长至0.88亿元。(呆账拨备:指企业为交代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而成立的准备金)。对此有分析东说念主士以为,这标明终局客户的回款周期有变长的趋势。
而中翻新航的上述情况并非个例,行动国内能源电板商场的龙头企业,宁德期间也有近似情况。财报数据夸耀,宁德期间2023年交易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辨终明晰22%和43.6%的同比增长。但宁德期间标的性现款流净额与净利润之间存在460.65亿元的互异,其中406.03亿元可归因于应收账款的加多。
此外,据彭博社报说念,比亚迪的主要供应商湖南省玉能新能源电板材料有限公司的账户和单据应收账款,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倍多,达到104.3亿元东说念主民币,而其现款储备着落到4.352亿元东说念主民币。
裁撤汽车制造商之间为争夺商场打价钱战外,像策略变动等身分也导致部分车企资金繁难,进而出现蔓延付款的情况。尤其是自2022年慢慢取消电动汽车购买补贴策略以来,部分汽车制造商运行堕入运营逆境,比如威马汽车于旧年10月肯求重组,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东说念主运通于本年2月暂停运营。
“一辆汽车领有两万多个零部件,约六成来自外购零部件,除了宁德期间、博世等头部供应商,还有不少二三线及以下零部件供应商。”一家二级供应商里面东说念主士告诉记者。
现在的商场景况是,股票资金车企与供应商的经营近似于甲方和乙方,车企(甲方)领有更大说话权,供应商(乙方)频频会以车企为中心。一方面,供应商为取得订单,在部分情况下也只可痛快蔓延付款等条件;另一方面,“长账期”还是成为供应商和整车厂合营的潜轨则。
“频频情况下,回款周期在6到9个月之间,但莫得东说念主能保证供应商在既定周期内就能拿到沿途回款,有技艺咱们(供应商)也会被车企因多样事理来减少账款或宽限付款。”有供应商里面东说念主士对此颓败说念。
有业内东说念主士示意:“车企一朝蔓延付款,各级供应商为了保证平时运营,也会采取转嫁风险压力给下一级供应商。其中,一级供应商受影响最大,因为是和车企奏凯签约的供货商,一朝蔓延付款,供应商此前垫付资金无法回笼,会形成坏账的情况,为保证平时运营就需要执续垫资简略另寻他法。”
据记者了解,在所有这个词商场竞争浓烈的情况下,按照车企与供应商的采购左券,频频每一年齐会有年降的要求,也便是零部件的本钱按照左券是逐年递减的。笔据盖世汽车“供应链降本”行业2023年调研数据,在近3000位行业用户中,74%用户示意,相较往年,2023年车企建议降本要求彰着升迁。从降本幅度来看,超半数的企业被要求年降幅在5%~10%。
多方命令指示公说念竞争
中汽协最新数据夸耀,2024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辨完成660.6万辆和672万辆,同比分辨增长6.4%和10.6%,但销量高涨的同期,利润率则呈现出进一步走低的态势。
中汽协整理的国度统计局数据夸耀,2024年1~2月,汽车制造业汽车完成交易收入13714.5亿元,同比增长8.1%,终了利润总和586.9亿元,同比增长50.1%,行业利润率为4.3%。而笔据国度统计局此前公布数据,近三年(2021~2023年),我国汽车行业利润率分辨为6.1%、5.7%和5%。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示意,现阶段中国汽车行业营收加多的同期利润却在减少,执续献艺的价钱战让车企濒临盈利才调下滑的挑战,供应商的生计逆境由来已久,只不外价钱战放大了这个矛盾。
本年5月,在博世集团年度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博世中国区总裁的陈玉东曾经示意“刻下中国商场,商场份额远比盈利更伏击”。他坦言,不挣钱的状貌不健康,且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车企价钱战不成无停止地执续下去。
尽管汽车商场价钱战的负面影响日益突显,但业内的主流不雅点是,价钱战短期之内仍难以停息,这种情况下奈何均衡车企与供应商乃至所有这个词行业良性发展尤其要津。
面对此景,最近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命令:“本年上半年价钱战还是打得头破血流,展望下半年价钱战会陆续,但愿国度经营部门出台经营策略,指示商场公说念竞争。”